《遇見》The moment, meeting a miracle
莎莎老師在這次香港的輕旅行當中
撿回許多過去的靈魂碎片及內心的很多覺悟,整理了平行空間的量子論述,
這𥚃以專業又帶點哲思的方式呈現,
分享給對量子、靈性或多重宇宙感興趣的大家~


在量子物理的世界裡,經典邏輯經常失效。當我們凝視電子,它不是在「這裡」或「那裡」,而是在一種被稱為疊加態(superposition)的存在中~
同時處於多種可能性之間。
延伸這種概念,就來到了多世界詮釋(Many-Worlds Interpretation)的核心:每一個選擇、每一個量子事件,是否都創造出一個「平行世界」?
換句話說:當你早上選擇喝「咖啡」而不是「茶」,是否就在另一個維度中,同時有一個你選擇了茶,並且走向了另一段人生軌跡?
人生尤其是如此,當安排了「香港」的旅行就啟動了跟香港有關的平行世界,若選擇的是「日本」那就會展開一個不同的平行空間,而決定這些的都是背後的訊息場作業。
這並非只是哲學假設,而是一種量子機制的合理推論。

在多世界詮釋下,宇宙並非單線發展,而是每當量子測量發生,整個宇宙便分裂為所有可能結果的版本。
這代表你正在讀這段文字的「你」,可能只是無數「你」之一,
而其他版本正經歷完全不同的人生片段:有的成為了音樂家,有的正在火星生活。

如果平行宇宙真實存在,那麼「意識」是否可能是一種可以穿越維度的量子現象?
在某些深度冥想、夢境、甚至臨死經驗中,人們報告見到完全不同的自己與世界。
或許,這些並非幻想,而是意識與其他「自己」產生了量子共振?
你們準備好整理自己的夢境了嗎

兩個彼此糾纏的粒子即使相距千里,仍能瞬間影響彼此的狀態。
若將這個邏輯推到宏觀層面,我們是否與「另一個我」始終保持著某種隱性的連結?
這種量子糾纏,會否正是我們對「命運共鳴」或「靈魂伴侶」的直覺根源?
如何覺察自己所有的一切?
總結:
平行空間,不只是科幻的浪漫想像。它是量子物理真實、邏輯一致的延伸。
當我們以更開放的心態去理解宇宙的本質,也許會發現,我們早已不止活在一個「版本」的人生裡。
你,願意穿越那扇門嗎?